病虫害监测、鉴定及绿色防控认准泽农生物

小麦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详细全面无遗漏!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1.02.12

小麦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应采取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辅之以减少菌源、栽培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选用抗病品种

在小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中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是鉴定筛选抗病材料,进而选育出抗病品种。资源材料中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高抗,全生育期为高抗一免疫;抗病性在不同年份亦表现稳定的,可作为抗病亲本材料用于抗白粉病育种,从源头上上控制病害。在抗白粉病选育上,切忌抗源单一化,要多利用远缘或近缘种属的抗病基因。利用品种的慢发抗性也是延缓品种抗性退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减少初侵染来源

由于自生麦苗上的分生孢子是小麦秋苗的主要初侵染菌源,因此在小麦白粉病的越夏区,在麦播前要尽可能消灭自生麦苗,以减少菌源,减少秋苗发病率。在病原菌闭囊壳能够越夏的地区,麦播前要妥善处理带病麦秸罔。

未标wen题-1

三、加强栽培管理

1.适期适量播种,控制田间群体密度。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但过晚播种则会造成冬前苗弱,春季分蘖猛增,麦叶幼嫩,抵抗力差,发病程度较重。要根据品种特性和播种期控制播量,避免播量过高,造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相对湿度增加,植株生长弱,易倒伏,发病加重卩]。

2.合理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磷肥施用量,可显著降低病情,要坚决避免偏施氮肥。

3.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北方麦区应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冬灌,减少春灌次数,降低发病高峰期的田间湿度。

4.但发生干旱时也应及时灌水,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未文标题-1

四、药剂防治

在目前抗病品种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药剂防治仍是小麦白粉病防治的关键措施。药剂防治包括播种期拌种和春季喷药防治。

1.播种期拌种。在秋苗发病较重的地区,可采用三唑酮(粉锈宁)拌种进行防治,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03%,用药量切忌过大,否则会影响出苗。三唑酮拌种能有效控制苗期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而且残效期可达60 天以上,还能兼防根部病害。

2.春季喷药防治。小麦白粉病流行性很强,在春季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10%或病情指数达到1以上)要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巧%三唑酮、20%三唑酮、12· 5%烯唑醇等。一般喷洒1次即可基本控制白粉病危害。其他杀菌剂如50%硫磺、40%多一硫、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等对小麦白粉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这些药剂持效期较短,一般需要喷洒2-3次。

苏州泽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致力农林学昆虫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小麦白粉病防治资源。目前已与南京林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合作,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产业。

【相关推荐】

咨询热线

400-157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