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监测、鉴定及绿色防控认准泽农生物

植保工作者必学,水杉赤枯病影响因素与综合防治技术!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1.03.22

水杉赤枯病是水杉树的1种真菌性主要病害。在我国部分地区水杉赤枯病发生较为普遍,一般造成水杉叶片脱落,树木早衰,病情逐年有的加重和个别地方开始死树,严重影响景观,并给我市水杉林地的健康生长及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更好治理水杉赤枯病,本文为广大植保工作者提供前人对水杉赤枯病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技术总结。

影响因素

一是高温高湿的环境易发病,因此,5一8月是防治水杉赤枯病的关键,对于不同营林方式的水杉进行调查发现,由于小气候的影响,郁闭成林的水杉在前期感病率较低,但成林的水杉感病几率较大,到后期感病程度仍然有所升高。

同时,调查发现,由于道路两侧土壤质地较差,以及高温时公路两侧地面的温度较高,用作行道树的水杉抗病能力较弱,易受病害的侵染,发病情况相对于公园、游园内的水杉较为严重。再者,生长势弱的水杉植株容易发生赤枯病,这一现象在行道树中表现尤为明显。氮肥施用过多,导致发病或病害加重。

未标文题-3

综合防治

一、加强林地管理:在幼树林采用勤翻耕土壤,促根保湿,提高水杉的根系活性,促进水杉的正常生长,提高抗逆性。在3月底前后采用小型机械在株、行间翻耕30-40 cm深,8月上、中旬再来呈十字形的方向同样翻耕1次,同时再经过2次药剂防治之后,没有见到新的树木发病,而且发病树由原来的株发病10%左右降到5%以内。

二、重修剪:对有些公路、沟渠2侧不能翻耕的水杉林地,采用修剪方法进行调节小环境,将枯死、重病株、枝叶进行清理和修剪,每清理和修剪1次之后用药剂防治1次,清除和药剂相结合的方法,基本可以控制水杉赤枯病循环侵染,减少扩散,防治理想。在林地株发病达到13%的地段进行试验后,现在株发病率都控制在只有5.4%以下,并且整个林地整洁,没有枯死的树枝等。

三、在沟渠边的树进行补水抗旱:对高大的树修剪难,并且树木生长在不好的地段,采用抗旱补水兼药剂防治。抗旱后用农药防治1次,再隔10-20 天后再用农药防治第2次,如此的连续2次。采用浇灌补水再防治办法之后,树木会旺盛起来,叶片恢复绿色,提高了树的抗性,见不到新的病株。

未标文题-2


四、药剂防治:在水杉生长初期的每年4月中、下旬,待树木全展开叶片后,进行水杉赤枯病的农药防治,按间隔期连续防治2-3次。再在8月上旬(立秋)后,进行农药防治1-2次。水杉赤枯病的防治农药主要选用80%多菌灵、72%甲基托布津、25%三唑酮等农药单使用或混合使用,按6倍液喷雾防治。但用水量按树冠大小来定。做到喷雾基本上能全湿透叶片,3-5年树龄的1.5-1.8 kg水量。采用高压三柱塞泵喷雾器,防治赤枯病按照要求进行,防治一般可以达到85.0%以上。

苏州泽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致力农林学昆虫研究,掌握核心技术水杉赤枯病资源。目前已与南京林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合作,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产业。



【相关推荐】

咨询热线

400-157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