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监测、鉴定及绿色防控认准泽农生物

桑芽枯病与桑拟干枯病相伴发生,发生特征、原因与规律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1.05.24

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是桑树枝干上的主要病害,这两种病常常混生并发一齐为害。近几年来,如城引进的育7凵和农桑14品种,抗寒能力相对较低,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呈上升趋势,发生面积不断增加,病情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着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一、病症及为害
    桑芽枯病:冬末、早春在枝条的中上部冬芽附近,出现油浸褐色下陷的病斑,逐渐扩大,密生红褐色的小粒点,突破表皮,病部皮层易与木质部剥离,散发出酒精气味,干枯后,被害部位变形,桑芽不能萌发,外皮破裂露出黑色的纤维。
    桑拟干枯病:发病时在枝条上出现水渍状的褐色病斑,并逐渐扩大,相互连接形成大病斑,大的可达30、40cm长。病健界限分明,干枯后皮层皱缩凹缩,外皮容易剥离,皮下密生黑色小疹,病斑环绕枝条一周时,整个枝条病斑以上部分全部枯死,发芽期容易发现。
    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常常混生并发为害桑树,破坏桑园群体结构,影响桑叶产量。

未wenz-标题-1

    二、发生规律
    1.部分早生桑品种抗寒能力差易发病
    例如,育71-1品种桑园几乎年年发病,发病面积在65%左右,有的年份达80%。另外由南方引进的杂交实生桑也极易发病,发生面积可达90%,其它品种只有5%左右。
    2.冬季低温、春季晚霜易发病
    冬季的极度低温(零下8℃)和早春的晚雪晚霜,使桑树遭受冻害后,抗病率下降,冻坏的部位易感染发病。湖桑32号冻坏的枝条常常局限在顶端3-8个芽,冻害后继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尽管采取了补救措施,但春叶仍会减产。
    3.秋叶捋叶造成伤口易发病
    秋季采叶粗暴,采叶不留柄,由上向下捋叶,造成大面积机械损伤,尤其是9月中旬以后,桑树进入缓慢生长期,造成伤口长时间不能愈合,但是树液流动,伤口长久保持湿润状态,极有利于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的病菌侵入,同时伤口部分易受冻害,导致发病面积扩大。
    4.秋叶过度采摘易发病
    秋季全部采光桑叶或者采摘过度,造成冬芽秋发,严重消耗养分,枝条贮藏养分不足,组织不充实,木质化程度低,抗病抗寒能力差,导致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大面积暴发。

未标文题-1

    5.偏施、迟施氮肥易发病
    随着蚕茧价格的逐步提高和饲养量的不断增加,蚕农进一步加大了对桑园的投入,不少农户普遍偏施氮肥,增加桑园夹种,来提高桑园的产量和效益,尤其是秋冬季夹种蔬菜,往往造成迟施氮肥促使桑树贪青、徒长,枝条空心不充实,抗病、抗寒能力差,易发桑芽枯病和桑拟干枯病。
    苏州泽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致力农林学昆虫研究,掌握核心技术桑芽枯病防治资源。目前已与南京林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合作,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产业。

【相关推荐】

咨询热线

400-1579-116